基於帳戶
術語 |
定義 |
官方的 |
總淨值 |
不考慮抵押品價值比例的帳戶下所有資產的總淨值(以美元計算) |
錢包餘額 + 永續合約及期貨未結算盈虧 + 期權價值 |
保證金餘額 |
考慮抵押品價值比例後帳戶下可作為保證金的總金額(以美元計算) |
全倉保證金 錢包餘額 + 永久及未來未結算盈虧
投資組合保證金 錢包餘額 + 永續及未來未結算盈虧 + 期權價值 |
帳戶初始保證金費率 |
帳戶初始保證金費率 |
全倉保證金 總初始保證金 /(保證金餘額 - 理髮損失 + 訂單損失)
投資組合保證金 總初始保證金 /(淨值 - 理髮損失 + 訂單損失) |
帳戶維持保證金費率 |
帳戶維持保證金費率 |
全倉保證金 總維持保證金/(保證金餘額-理髮損失+訂單損失)
投資組合保證金 總維持保證金/(權益 - 理髮損失 + 訂單損失) |
總初始保證金 |
帳戶下的初始保證金總額(以美元計算) |
Σ 未平倉位初始保證金 + Σ 活躍訂單初始保證金 + Σ 借入資產初始保證金 |
總維持保證金 |
帳戶下的維持保證金總額(以美元計算) |
秒借入資產維持保證金 +秒未平倉倉位維持保證金 +秒有效訂單維持保證金 |
永續合約及期貨未結算盈虧 |
USDT永續合約及USDC永續及期貨合約的未結算盈餘總額 |
∑ 資產型永續債及期貨未結算盈虧 |
理髮損失 |
現貨訂單造成的保證金潛在價值損失總額(以美元計算) |
∑ 現貨代碼理髮損失(所有現貨訂單)
[筆記:參見「理髮損失」的定義] |
訂單損失 |
永續委託價格與標記價格發生偏差所導致的保證金潛在價值損失總額 |
∑ 基於資產的訂單損失(所有永續合約和期貨訂單) 買單損失: 最小[0,(標記價格 - 委託價格)×委託數量]
賣單損失: 最小[0,(委託價格 - 標記價格)×委託數量]
[註:請參閱訂單損失的定義] |
期權價值 |
帳戶下的期權總價值(以美元計算) |
∑ 基於資產的期權價值 |
現貨槓桿 |
用戶所選資產維度的現貨槓桿倍數 |
槓桿是根據資產水準設定的,而不是交易對。
例如,如果您為 USDC 設定了槓桿,則每次借入 USDC(例如,以 BTC/USDC 買入 BTC)時都會套用該槓桿。同樣,如果您為 BTC 設定了槓桿,則每次借入 BTC 進行賣出時都會套用該槓桿。 |
基於資產
術語 |
定義 |
官方的 |
美元價值 |
資產的美元價值 (以美元計算) |
– |
錢包餘額 |
您在 UTA 錢包中實際持有的資產數量,以美元計算。 |
– |
淨值 |
不考慮抵押品價值折算率的資產淨值 |
資產錢包餘額 + 永續合約及期貨未結算損虧(USDC 和 USDT)+ 期權價值 |
永續合約及期貨未結算盈虧 |
USDT永續合約、USDC永續合約及期貨合約未結算盈虧
|
USDT 和 USDC 合約: 1. 多頭倉位 (平均入場價 - 標記價格)× 倉位數量
反向合約: 1. 多頭倉位 倉位數量 x [(1/平均入場價) - (1/標記價格)]
倉位數量 x [(1/標記價格) - (1/平均入場價)]
|
期權價值 |
期權總價值以美元計算 |
期權標記價格 × 持股數量 |
保證金餘額 |
考慮抵押品價值比率後可用作保證金的資產數量(USDC 和 USDT) |
全倉保證金 錢包餘額 + 永續和交割合約的未結算盈虧
投資組合保證金 錢包餘額 + 永續和交割合約的未結算盈虧 + 期權價值 |
可用餘額(用於衍生性商品) |
可用於開立 USDT 永續合約、USDC 永續及交割合約、期權倉位(USDC 和 USDT)的資產數量 |
全倉保證金 保證金餘額 − 初始保證金總額 − 凍結資產
投資組合保證金 淨值 − 總初始保證金 − 凍結資產 |
初始保證金(針對未平倉倉位和有效訂單) |
初始保證金是創建衍生性商品訂單和倉位所需的最低資金額 |
有效訂單初始保證金= (訂單價值/槓桿倍數) + 預估開倉手續費 + 預估平倉手續費
USDT 和 USDC 合約: 訂單價值 = 訂單數量 × 訂單價格
反向合約: 訂單價值 = 訂單數量 ÷ 訂單價格
倉位初始保證金= (倉位價值/槓桿倍數)+ 預計平倉費用
USDT 和 USDC 合約: 持倉價值 = 持倉數量 × 標記價格
反向合約: 倉位價值 = 倉位數量 ÷ 標記價格
對沖倉位的初始保證金(全倉保證金模式): 更高價值的倉位: 1. 多頭倉位 初始保證金 =(標記價格 × 對沖倉位數量 ÷ 槓桿倍數)+ [開倉價格 × 對沖倉位數量 × (1 - 1 ÷ 槓桿倍數)× Taker 費率 × 2] + (開倉價格 × 淨持倉數量 × (1 - 1 ÷ 槓桿倍數)× Taker 費率)
完全對沖時,淨倉位數量 = 0
2. 空頭倉位 初始保證金 = (標記價格 × 對沖倉位數量 ÷ 槓桿倍數) + [開倉價格 × 對沖倉位數量 (1 + 1 ÷ 槓桿倍數) × Taker 費率 × 2] + (開倉價格 × 淨持倉數量 × (1 + 1 ÷ 槓桿倍數) × Taker 費率)
完全對沖時,淨倉位數量 = 0
價值較低的倉位: 1. 多頭倉位 初始保證金 = 入場價 × 對沖倉位數量× (1 − 1 / 槓桿倍數) × 吃單費率 × 2
2. 空頭倉位 初始保證金 = 入場價 × 對沖倉位數量× (1 + 1 / 槓桿倍數) × 吃單費率 × 2 |
初始保證金(借入資產) |
現貨保證金交易的初始保證金金額 |
資產借入數量 × 借入資產的初始保證金率 |
初始保證金率(針對借入資產) |
借入資產所需的初始保證金率 |
借入資產的初始保證金率 = 1/槓桿倍數 |
借款金額 |
對應可用餘額不足的資產的借款總額 |
全倉保證金 絕對值 [最小(0,淨值 - 買入期權初始保證金 - 正期權價值 - 凍結資產)]
投資組合保證金 絕對值 [最小值(0,淨值 - 凍結)] |
維持保證金(針對未平倉倉位及有效訂單) |
維持保證金是維持衍生性商品倉位所需的最低資金量。
維持保證金率要求取決於您的風險限額持倉,隨著您的風險限額等級提升,未平倉倉位和訂單的維持保證金率 (MMR) 要求也會隨之提高。請點選此處查看對應交易對的風險限額。 |
維持保證金 = 倉位數量 × 標記價格 × 維持保證金率 + 預計平倉費用 更高價值的倉位: 1. 如果是多頭倉位 維持保證金 = [(標記價格 × 淨倉位 × 維持保證金費率) − 維持保證金扣除] + [開倉價格 × 對沖倉位數量 × (1 - 1 ÷ 槓桿倍數) × 吃單費率 × 2] + [開倉價格 × 淨倉位 × (1 - 1 ÷ 槓桿) × 吃單費率]
完全對沖時,淨倉位數量 = 0
2. 如果是空頭倉位 維持保證金 = [(標記價格 × 淨倉位 × 維持保證金費率) − 維持保證金扣除] + [開倉價格 × 對沖倉位 × (1 + 1 ÷ 槓桿) × 吃單費率 × 2] + [開倉價格 × 淨倉位 × (1 + 1 ÷ 槓桿) × 吃單費率]
完全對沖時,淨倉位數量 = 0
價值較低的倉位: 1. 如果是多頭倉位 維持保證金 =入場價 × 對沖倉位數量× (1 − 1 / 槓桿倍數) × 吃單費率 × 2
2. 如果是空頭倉位 維持保證金 =入場價 × 對沖倉位數量× (1 + 1 / 槓桿倍數) × 吃單費率 × 2 |
維持保證金(針對借入資產) |
觸發自動借入的資產所佔用的維持保證金金額。 |
借入金額 × 借入資產的維持保證金率 |
維持保證金率(針對借入資產) |
維持借入資產所需的保證金率
所需的維持保證金率取決於您的倉位等級。隨著倉位等級的提升,借入資金的最低保證金率 (MMR) 要求也會隨之提高。 |
請參考此處查看每個借幣所需的維持保證金率。 |
期權的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 |
有關如何計算期權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的更多詳情,請參閱這裡。 |

